早在滑翔机、飞机发明之前,探索人类飞行的先驱者们,就模仿鸟类飞行的特征,尝试制造简单的飞行器。而许多探索者都首先用模型代替需冒生命危险的飞行试验。在航空事业的发展中,航空模型确实起了先驱者的作用。如对上升飞机的研究作了重大推进的俄罗斯大科学家罗蒙诺索1754年4月4日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飞行器的模型。这架飞机飞行的原理很简单,两个螺旋桨装在同一根垂直轴上,以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即可上升。但由于它们的“发动机”只是一个弹簧,弹力又很小,这架直升飞机的模型不能飞上天空。但它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证明了利用在水平面旋转的螺旋桨可以垂直飞行,即用螺旋桨可以产生升力,以后,别人根据分的实验制定出了可以用来准确计算直升飞机螺旋桨的公式。这个原理的应用,就发展成为现代的共轴式直升飞机。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出现,也是首先借助于模型。俄罗斯的发明家莫扎伊斯基,曾对海船的螺旋桨和鸟类的飞行进行了长时期的研究。为解决产生升力的问题,分多次乘由三匹马拉着的大风稳升到空中作飞行试验。在制造飞机之前,他按照自己的设计缩小做了许多模型飞机,这些模型具有现代飞机的各个基本部分,三个螺旋桨是由钟表发条带支的。这些模型不但能在地上滑跑,而且还能凌空翱翔。模型飞机的试验证实了他在飞机大小形状,特性,螺旋桨拉力和重量等方面所作的计算和推测,并据此设计和制造了自己的第一架飞机。1882年7月20日,在彼得堡附近的红村,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终于飞上蓝天。模型飞机就是这样帮助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诞生。直到现在,任何一种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从制造和试验模型开始着手的。从飞机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航空模型确实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现在它已发展成一个专门的研究体系。例如,把新设计的飞机先制成模型,放在一种专门的试验设备——“风洞”中进行吹风试验,从而测量出各种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就可计算出要制造的大飞机的性能。而这种“风洞”试验,几乎已成为现代飞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了。
莱特兄弟和他们的飞机
自从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有人驾驶的飞机出现以后,人们逐渐创造发展了以航空器飞行器为主要主体的竞技运动,航空模型也在其中。早期航空模型比赛的飞机种类极少,只有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和无动力的模型滑翔机。比赛方式也比较简单,以模型飞机的实际留空时间或飞行距离来决定胜负。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航空联合会对航空模型的竞赛方法作了重大变革,把测定留空时间、飞行高度、 直线距离等项绝对飞行成绩的比赛作为航空模型纪录项目,同时分类分项更为细致具体。
中国的航空模型运动也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只是受限于早期生活水平和信息获取渠道等多方面原因,绝大多数人们对于航模只有一点点模糊的概念。
1913年元旦,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介绍了欧美航模活动和航模制作、放飞等知识。30年代初,航模商店的出现为航模爱好者提供基本的材料。
1920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桂铭新,曾研究制作出一种航空模型,世界国际航空协会举办的一场比赛中,以飞行高度400米、留空时间68秒的成绩获得第一名。1940年10月27日,香港《大公报》和几个文化团体,在香港联合举办了中国首次航模比赛。从1941年起,中国西南地区成都、重庆等地的一些航模爱好者,也开始进行航空模型的展览、表演和比赛。1947年,在南京举行了有南京、上海、重庆、广州、北京、长春、沈阳、汉口、兰州等城市参加的航空模型比赛。1984年,在南京又举行了一次航空模型比赛。这是解放前,我国规模比较大的两次航空模型比赛。有些地方和单位虽曾成立过航空模型的民间团体和组织,举办过上些活动,但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组织的推动,在国内没有形面广泛的群众活动,技术水平也比较低,在世界是默默无闻。
全国解放后,我国的航空模型运动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提高。党和政府从发展航空速写特别是从建设空军强大后图示力量以及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的战略目标出发,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了航空模型运动。
1951年,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年改为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成立后,在短短几年内先后举办了7期全国性的航空模型专职干部和教练员训练班,使这项活动在全国迅速普及起来。有29个市和自治区建立了地方航空模型俱乐部,加强了组织、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了各种型号、规格的航空模型发动机、木片、木条及遥控设备等专用器材,为这项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到1956年航空模型活动已基本上普及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和部分小城市。
1956年8月10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航空模型比赛,从此,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国性航空模型比赛,项目不断增加,运动水平不断提高,一些项目相继直上了国际水平。1959年4月6日,在西安举行的一次航空模型创纪录测验中,王珙以22分27秒的成绩首次打破了活塞式发动机模型直升飞机留时间的世界纪录。二十天后,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军运动会上,刘立天又以18.038公里的成绩打破活塞式发动机模型直升飞机直线距离的世界纪录。同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运会上,赵嘉祯和王永熙,又以1260米的成绩,打破了无线电遥控水上模型飞机飞行高度的世界纪录。这一年里,我国航模健儿打破了3项世界纪录。1960年,是我国航空模型运动水平空前提高的丰收年,有14人、共12次打破世界纪录。之后,我国航模健儿对世界纪录不断有所突破。自1959年至1984年间,共有50人50次打破24项航模世界纪录,使我国这项运动一直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1979年10月,中国首次派队参加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塔夫特举行的世界自由飞航空模型锦标赛中获团体总分第5名。1981年8月,在西班牙布尔戈斯举行的世界飞航空模型锦标赛中,中国航模队获两项团体亚军。一项个人第3名,同时牵引模型滑翔机的团体总分成绩也进入了前8名。1982年7月,在瑞典奥克罗松德举行的世界线操纵航空模型锦标赛中,中国队获两项固体亚军,一项个人第2名。1983年月,在澳大利亚古尔市举行的世界自由飞航空模型锦标赛上,在有18个国家137名选手参加的情况下,中国航模队一举夺得了国际级橡筋模型飞机比赛的团体冠军和国际级自由飞模型飞机的团体第3名,并获得了一些个人项目的好名次。1984年9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线操纵航空模型锦标赛,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208名运动员参加,中国航模队经过顽强拼搏,获得了优异成绩。在国际级这是我国获得个人航模世界冠军。牛安林还获得一项团体亚军和一项团体第4名。中国航模队的出色表演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和重视。
航模的世界性比赛十分活跃,项目繁多。目前世界比赛已发展到7个大项,每个大项两年举行一次世界锦标赛。因而,每年有3至4次世界锦标赛,。此外还有区域性的比赛,如欧洲、美洲等的洲际比赛。较大的国际性比赛,每年多达三十多次。
从世界竞赛情况来看,近些年来国际航模运动技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各国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竞争十分激烈。尽管国际竞赛规则的难度一再提高,但有些项目的总轮次。获得满分的国家却越来越多。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航模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对航模的制作、放飞和操纵技术,也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